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普洱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工作</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普洱日报  刘绍容  2024-10-28</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410/28/ff9e69d049d7495083ff0e3dbe485ebf/1.jpg' alt='' class='page-img'/></div><p>本报讯(记者 刘绍容) 近日,记者从普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自2022年普洱市被确定为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以来,全市上下立足“生态本底好、资源禀赋优越”等优势,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加快把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p><p>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强化组织服务保障支撑体系。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人才服务工作站,研究制定印发了《普洱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不断健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责任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和考评体系,确保工作高质量推进。</p><p>突出智力和金融支撑,成效更加明显。普洱市与湖南省农业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共同组建云南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强化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扎实推动茶叶、咖啡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75个,高新技术企业6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517户,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0项。咖啡协会授权40家企业使用“普洱咖啡”带标上市。普洱市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融资对接长效机制,向金融机构推送生态产品项目,截至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95.62亿元,金融支撑作用愈发凸显。</p><p>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质量,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截至9月,完成造林绿化任务3.34万亩,全市森林年固碳量达1413万吨。普洱市生态环境状况等级连续8年评价为优。</p><p>先试先行积极探索创新,茶咖公共品牌打造取得新突破。茶叶、咖啡有机化显著提升,目前全市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70多万亩,认证产品企业数和认证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102个咖啡鲜果集中处理厂,率先在全国、全省实现咖啡鲜果集中处理,开启咖啡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步伐。“普洱咖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生态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持续提高,建成全省首个场景式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探索“五个统一、四有四可”的普洱茶追溯体系。“普洱咖啡”荣获最受消费者喜爱和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获中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10强称号。</p><p>“农”“工”“旅”升级提速,综合效益进一步凸显。农业增值潜力持续释放,目前,全市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达30.4%,预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0亿元以上。“循环+多能互补”打造“风光水热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基地,全市电力装机规模1005.12万千瓦。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8个、省级绿色工厂12个,绿色工业发展底色更足。积极打造“世界茶源·养生养心”之旅、“跟着咖啡去旅行”等精品旅游路线,不断拓展普洱茶、普洱咖啡生态产品新业态。普洱成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域旅游招牌更加响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