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以“四维度”推动“四升级” 开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征程</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来宾日报  □ 中共忻城县马泗乡委员会  2024-11-05</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411/05/565ab127fe344234bb0d455d9e79d3af/3.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如何塑造独特的乡村文明魅力,如何让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同步富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以“四维度”为抓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四升级”,共同打造乡风文明、人居环境美好、文化生活丰富的乡村新面貌。</p><p> 一、以制度建设为基石,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体系</p><p>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制度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是确保乡风文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统筹谋划、扎实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贯彻落实自治区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创建等有关政策,明确方向路径。二是制定村规民约。制定村规民约是提升村民素质、推动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群众自己提、干部帮助选、干群一起议的方式,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并发挥村规民约在维护本村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的作用,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完善配套政策是激发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要完善激励机制,在生育补贴、康养体检、子女入学、创业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让农民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得到实惠。同时要丰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构建文化惠民政策体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p><p> 二、以专项攻坚为突破,展现精神文明建设新作为</p><p> 专项攻坚是破除陈规陋习、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一方面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开展婚俗改革,推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五个统一”标准等措施,引导村民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同时通过建立积分制、红黑榜等制度,对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村民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发他们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p><p> 三、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气象</p><p> 文化活动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引导驻村工作队员、文化管理员、退伍军人等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培育大批农民文化带头人和文艺骨干,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二是要加大经费投入,扩大乡、村两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保证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用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购买文化设施等,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三是要强化活动开展,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征集、“宪法进农村”等群众性活动,让农民在参与中感受到精神文化的魅力。</p><p> 四、以环境整治为抓手,构建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p><p> 环境整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仅关乎村庄的整洁美观,而且与村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息息相关。一是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同时注重将生态环保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让村民感受到文明乡风的熏陶。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农村道路、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确保村庄环境整洁有序。同时要加强农村绿化工作,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三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环境整治成果得到巩固。通过组建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开展环境卫生评比等方式,评选“最美乡村”“最美庭院”先进典型,激发村民见贤思齐,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维护的良好氛围。</p><p>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让我们携手共进,用乡风文明提振乡村“精气神”,让农村“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共同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