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书信旧时光</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京九晚报云阅读&nbsp&nbsp■肖海俊&nbsp&nbsp2024-11-19</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411/19/9d1edf5001e144ad9b473c913424c60b/7.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多年以后,我在衣柜里看到了那两个小抽屉,那是我儿时藏秘密的地方。橘黄色的衣柜,漆面泛着光泽,散发出古色古香的气息。这是母亲的嫁妆,快三十年了。</p><p> 拉开抽屉,一叠叠厚厚的书信带着时间的气息,映入眼底。信封各式各样的颜色,浅绿、淡黄、粉红,都是少女的颜色。信件用一根丝绸带紧紧地系捆着,生怕丢失了一封在时光里。</p><p> 那时对它们视为珍宝,如今重新拾起,时间恍若昨日。</p><p> 轻轻打开一封封已然泛黄的信纸,抚摸着熟悉的字迹,仿佛在与故人对话。可是,故人却已是微信通讯录里的名字,这些年我们只是偶尔轻描淡写的一声问候,或朋友圈中转瞬而过的一个点赞。更多的人,甚至已经从人生的通讯录里远离,从此再无音信。无数个青涩的故事在信纸上跳跃,在我的心里荡起涟漪。好在,因为有这些书信,一个个青春的故事可以成为永恒。</p><p> 那个喜欢用书信来传递感情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似很远,实则很近。</p><p> 远,是一封信从彼处到此处的距离。近,则是那一个个真情切意的字,饱含深情的诉说,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因为文字让彼此听得见内心的声音。</p><p> 木心在《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想来亦然。</p><p> 正因为慢,所以分外珍惜。那些年月,掐着手计算着信件是否抵达了她的手上,她的信我几时能收到。在学校里的惊喜无异于邮递员告知我“有你的信!”我飞奔而去,看了看寄件地址,“比我想象的提前了一天!”窃喜地把信封撕开。信纸是友人精心挑选过的,那时候,学校外边的小卖部有各式各样好看的信纸卖。抵达手中的信纸,有时折成了爱心,有时折成一个个思念的千纸鹤,总之信封和信纸皆留下了友人的温度。被一颗真心对待着的人,是微笑的,是喜悦的,是晚自习下课都能哼着歌走路的。</p><p> 信件的传递纵然是慢,可那一份笃定却让人值得守候。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在想起我的时候,会把所有的思念付诸笔端,会把她的日常点滴跟我分享,会把她对我的思念用文字倾尽全力地表达净尽。现在想来,那是文字独有的浪漫吧。</p><p> 展信佳,见字如面,当我小心撕开信封,打开信纸,一字字地读着她为我写的字时,似乎那个人就在我的身边,缓缓地向我诉说岁月的深情。读信是件幸福的事,每一个字,如同一扇门,打开,通往另一个人的心上。这样读着,是感动,是新奇,是雀跃,是惊喜,就像那些年暗夜里的一盏灯,陪伴我,温暖我。</p><p> 写信的时候,在文字中亦能看见自己的内心。不用担心写错,不用担心修辞,不用堆砌华丽的辞藻,在倾诉中,在情绪中,在笔尖上,我看见了真实的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需要答案,只是在彼此的倾诉和倾听中,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座孤岛,在彼岸有人愿意知晓自己的一切,理解自己的少女心事,也让自己在文字中找到一个完整的自己。</p><p> 如今,信封、信纸、邮票,甚至连那时用的钢笔,都已成了稀有之物。我们更倾向于在微信上只言片语来来去去的表达,冰冷的交流,浮躁的沟通。</p><p> 没有一笔一画地娓娓道来,没有等待时的期盼,没有写信时的情愫,只需动动手指按下一个个的键,就完成了两个人的交流。确实方便又快捷,可是,在转身间,却多了一份寂寥落寞的心境。</p><p> 曾经的书信,连同旧日的时光,被尘封在了那个古老的衣柜抽屉里。而此刻的我,却想写一封长长的信。可是,写给谁呢?</p><p> 写给未来的自己好了。</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