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关于做好市级融媒体中心廉政风险防控的思考</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宜宾日报&nbsp&nbsp2024-11-29</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411/28/157e14abd4994c72a2b01d44a23034f5/3.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孙建凯</p><p> 当下,全国地市级媒体已陆续组建为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成为既具有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平台属性,承担意识形态建设、舆论引导功能,肩负社会责任的主流媒体;同时又具有经济属性,承担媒体产业发展功能,实施企业化管理运营的市场主体。地市级媒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在新闻宣传、媒体融合、经营管理、干部选育、改进作风等方面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促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进一步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让党员、干部在廉洁上“管得住手脚”、事业上“放得开手脚”。</p><p> 一、主观客观风险交织,点面问题隐患并发</p><p> 随着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从业人员更加年轻化,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产业发展更需创新化,媒体产业发展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拓展生存空间,风险便会放大。通过收集媒体行业违纪违法案例,我们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违反廉洁纪律和涉嫌经济犯罪的情况比较突出,比如通过介绍业务收取提成,违规从事有偿中介活动;二是违纪违法行为往往具有较高的隐蔽性,部分媒体从业者利用自己工作了解到的信息,或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平台,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揽私活谋私利;三是违纪违法行为高发于广告创收环节。通过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p><p> (一)宗旨意识淡漠。坚持“党媒姓党”是夯实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根本。通过分析案例发现,很多通报稿中都提到了违纪违法人员理想信念丧失、背弃初心使命,宗旨意识淡漠等问题。作为媒体从业者,坚守职业道德是根本职责,但部分人员由于价值观偏差,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占了上风,将经济利益置于首位,错把平台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p><p> (二)防控意识不强。有的媒体从业者认为自身只负责内容制作,与廉政风险无关,没有结合自身职能职责,仔细深入地分析研究具体的业务工作流程和岗位的廉政风险状况,导致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和措施不符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有的梳理排查廉政风险不全面,只关注业务工作流程和岗位方面的廉政风险,忽略了单位规章制度和关键岗位人员自身思想道德方面的廉政风险。</p><p> (三)经济利益驱动。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既要行使意识形态建设功能、舆论引导功能,又要行使产业经营功能。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下,个别媒体机构为片面追求利润,可能会参与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甚至新闻敲诈;个别媒体从业者利用媒体资源,直接从事与单位有竞争业务的活动,或利用工作之便,默许、纵容、授意、协助特定关系人开展与媒体业务相关的经营活动,靠媒吃媒,谋取私人利益等。</p><p> 以上问题既有主观上的思想道德偏差,也有客观上的外部环境利益诱惑。既有和媒体行业特质相关的系统性廉政风险,也有媒体从业者作风上不严不实,“八小时外”不检点、不自律的个人风险。这些问题严重腐蚀媒体根基,损害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p><p> 二、深化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网络</p><p> 媒体单位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按照“党建引领、发展开路、人才搭台、作风清障”的要求开展好每一项工作。</p><p> (一)纪委履行监督主责。纪检监察部门要始终把政治监督、风险防范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围绕事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工作重心,强化监督体系建设。要把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重要部分和环节作为廉政风险收集重点,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在人、财、物管理中,行使考核权、管理权、采购权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把有偿新闻、以媒谋私、靠媒吃媒等作为重中之重。</p><p> (二)部门履行管理职责。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各部门对所属员工负有日常管理职责。各负责人对部门内人员的思想动态、作风状态、廉洁心态负责。部门间联动建立包括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内控体系,规范业务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及时识别和处理风险,防患于未然。</p><p> (三)畅通社会监督。新闻单位也要自觉接受群众评判,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党委重大事项决策的程序性、新闻报道的公正性、重大项目的公开性、重要财务开支的透明性等,都要有公开的渠道、监督的管道和意见的通道。</p><p> 三、优化媒体制度建设,完善预防教育网络</p><p> (一)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党管媒体,就是要确保各级各类媒体都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媒体从业者要按照“准入管理”,扛起发声定调、正本清源之责。媒体单位要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立足新闻舆论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党媒宣传主阵地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以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为本地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舆论支持。</p><p> (二)完善行业法规制度。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现有新闻传播领域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需要更新完善。应当在保障新闻媒体监督权的基础上,明确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边界。既要坚持采编与经营“两分开、两加强”的原则,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公正,又要发挥资源重组优势,积极探索产业与事业融合发展新路径,稳步推进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平台渠道和管理机制改革重塑。</p><p> (三)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媒,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导权、风险防范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通过纪律教育,引导媒体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将对党纪的学习内化为强化纪律自觉和提升政治素养的过程,不断增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了解廉政风险的危害性和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增强廉政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p><p> 实践证明,监督是化解风险的利器,公开、透明、民主是化解风险的法宝。市级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在重大决策前尽可能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形成最大公约数;强调以发展解决当下的问题,化解新形势新任务带给我们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强调在媒体融合中完善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强调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闻宣传队伍,才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p><p> (作者单位:宜宾市融媒体中心)</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