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16px!important;line-height: 28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color: #777!important;'>象州县纪委监委:</div><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产业监督“小切口”撬动村集体经济大发展</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来宾日报&nbsp&nbsp□ 吕 钰&nbsp&nbsp2025-06-07</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6/07/2f6e3c7037b048e9b38ad935528087ae/2.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我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丰富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村集体闲置的‘冬闲田’被盘活变成‘希望田’。在这一过程中,县、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直监督和指导我们,管好资金、做好公示,让各项工作在阳光下健康运行。”象州县象州镇王铎村党总支部书记覃国贵深有感触地说,组织有力量、监督有保障,发展集体经济的底气更足了,心里也更踏实。</p><p>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为规范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守护好群众的“家底子”“钱袋子”,象州县纪委找准农村集体经济产业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产业发展过程中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使用、群众增收受益、集体收入规范使用等关键环节,持续强化基层监督,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p><p> “从监督情况来看,一些产业项目存在闲置、亏损,甚至空壳化情况,大多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据介绍,为摸清产业项目状况,象州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对全县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使用、运转情况和受益效果等进行全面排查,并根据排查情况,建立项目资产管理台账,构建长效管护机制。今年以来,全县排查发现村级财物人员通过少登记集体经济收入的方式,将集体资金存入私人账户等问题线索12条,转立案9件,批评教育和处理人数1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人。</p><p> 在此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靠前监督、跟进监督,通过入户调查、深入项目现场等方式,持续下沉村屯一线,重点检查村集体经济项目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套取挪用、是否存在大量闲置等情况,严查村干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吃拿卡要”、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同时,采取提级办理、挂牌督办等方式,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增收领域违规违纪问题查处力度;对普遍性、系统性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各单位部门健全完善财务收支审批、“三资”管理等制度,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今年以来,针对暴露出的村级财物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县纪检监察机关分别向职能部门、有关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推动农业农村部门强化以案促治,建立完善《村级财物管理制度》等制度机制2项。</p><p> 在该县纪委监委的监督和督促下,一批批“沉睡”的集体产业被“唤醒”:象州镇王铎村将200亩集体土地充分利用,动员群众种植土豆,并预留部分集体土地发展其他产业项目,在种地的同时实现养地,有效促进来年水稻增产增收;运江镇水寨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入驻,发展豆、果、蔬种植,由企业统一提供生产设备、技术和销售服务,“复活”了闲置土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铺就了一条韧性十足的致富之路。</p><p>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象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找准监督发力点,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三资”监管进行精准有效监督,切实守好看牢村集体“家底”,为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