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高温,“铁龙”舞</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周口晚报&nbsp&nbsp2025-06-27</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6/26/45ff44dbfc9344ad8be206a970fac315/2.jpg' alt='' class='page-img'/></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center!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6/26/45ff44dbfc9344ad8be206a970fac315/02/29c665177cf7200970a6ceb88e128066_3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平漯周高铁周口段架梁现场。</div><p> □记者 王永剑 通讯员 罗世腾 杨一 文/图</p><p> 六月的周口已被暑热侵染。6月24日,记者来到平漯周高铁跨中州大道施工现场,站在离地12米高的梁面上,方能感到些许清风。</p><p> 平漯周高铁周口段建设近来喜讯频传:目前,桩基、承台和墩身基本建设结束,各标段正按照建设节点要求稳步推进,冲刺“三跨”工程(跨河、跨高速、跨既有高铁线)。</p><p> “四大金刚”的“精密舞步”</p><p> 高铁架梁离不开“四大金刚”:跨线提梁机、搬梁机、运梁车和架桥机,这些都是自重四五百吨的“大家伙”。</p><p> 在中铁七局二工区川汇区制梁场,记者看到了一排排静置待用的箱梁。</p><p> 平漯周高铁周口段架设箱梁使用“桥上喂梁”模式:先用提梁机将箱梁装载至桥上运梁车,然后再运输至架桥机。</p><p> 提梁机把箱梁从制梁场运到搬梁机的操作区域,二三百米的距离,要“走”40分钟。搬梁机把箱梁从提梁机上“搬”到运梁车上需要30分钟。拥有64个轮子的运梁车,载重情况下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公里/小时。如果单纯看这个速度,还没有咱们平时散步走得快。</p><p> 别看“四大金刚”工作起来慢吞吞的,可它们的力气惊人,起重能力都能达到900吨。</p><p> “搬运箱梁的设备没有小物件,最小的支座每个都重达200公斤,两三个人抬不动,把支座运到支撑台上都得用叉车。”具有37年工龄的秦师傅对记者说,“搬梁机长达40米,起升高度接近10米。”</p><p> 今年25岁的罗世腾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他向记者讲解了“喂梁”的整套程序——架桥机长54米,箱梁运到指定位置后,支稳运梁车,开始“喂梁”。先挂前天车,“喂梁”到24米处停,再挂后天车,继续“喂梁”。然后,两车同步前进到指定位置后,运梁车退位,箱梁落架。最后,在进行精调、验收、灌浆等程序。“一榀箱梁从卸到装需要4个小时,‘慢工出细活’。梁体中线与桥梁线路设计中心线的偏移范围要控制在1厘米以内。”罗世腾说。</p><p> “高铁巨龙”的“热辣滚烫”</p><p> 当日,记者在架桥现场看到,10余名工人师傅身着工装,“全副武装”地使用架桥机组进行过孔作业——解除支腿与运梁车之间的锚固双头螺,铺设轨道,支立辅支腿,绑好柱脚……一整套工作流程下来,工人师傅的衣服被汗水浸透。</p><p> 在太阳直射下的工作环境,架桥机机身被晒得滚烫。为了完成工程进度,汗水流到眼睛里,工人师傅就随手用衣角擦擦,渴了就喝点水。“一天下来,只知道工作服干了湿、湿了又干,看到架好的箱梁一段段地向前铺设,就算顶着烈日工作,苦点、累点也值得。希望平漯周高铁早日开通,我想到那时坐着高铁回家!”来自南阳的高师傅说。</p><p> 虽然最近持续高温,天气变化较大,但是工程进度不能停。该制梁场实行错峰施工:150余名工人每天3时上工,10时左右开始避暑休息,到了16时左右再上工,一直干到19时左右。</p><p> “周口速度”的“发展密码”</p><p> “箱梁长32.6米、宽12.6米、高3米,每榀需要54吨钢筋、钢绞线8吨、混凝土278.8方、钢件3吨。整榀箱梁重达700吨。一榀箱梁从制模到成品需要半个月。现在进行的流水线作业,每天可以浇筑一榀。我们这个制梁场总共需要生产687榀箱梁,现在已经完成270榀。”该制梁场负责人聂世方对记者说,“每榀箱梁都是有编号的,它和墩身的编号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浇筑箱梁是高铁建设的重要一步,包括钢筋绑扎、预埋件设置、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多道工序。后面还有运输、架设和安全保障等步骤。”</p><p>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p><p> “一天安装两榀箱梁,也就是施工进度前进65米左右。照这个进度,只需要45天就能从中州大道架到贾鲁河。平漯周高铁周口段的全部箱梁预计在明年9月初架设完毕。”聂世方说。</p><p> 中铁七局二工区工程进展很快:截至6月25日,桩基工程设计2577根,开累完成2577根;承台工程设计297座,开累完成297座;墩身工程设计297座,开累完成294座;箱梁架设设计687榀,开累完成151榀;现浇梁设计576延米,开累完成300延米。</p><p> 站在梁面上远望,蜿蜒的墩身如巨龙般盘踞在三川大地上,静静托举着周口的经济动脉向远方延伸。在刚刚架设好的箱梁里,藏着助力周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密码。</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