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闪耀时代光芒的西华“三岗”红色文艺宣传文献(赓续红色记忆 传承抗战精神)</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周口日报  2025-08-16</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8/15/40b20e8ae27547768d6ec90549819118/3.jpg' alt='' class='page-img'/></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center!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8/15/40b20e8ae27547768d6ec90549819118/03/6307e5dacf4d474d76dc639f66021516_8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艾岗乡红色文艺作品保护专班人员与老红军战士胡会芳(左)交谈。<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8/15/40b20e8ae27547768d6ec90549819118/03/6307e5dacf4d474d76dc639f66021516_4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杜岗会师现场。<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8/15/40b20e8ae27547768d6ec90549819118/03/6307e5dacf4d474d76dc639f66021516_1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普理学校少先队员在胡晓初烈士墓前行队礼。</div><p> □记者 刘彦章 通讯员 苏韵棠 何建华</p><p> 在豫东平原西华县艾岗乡,“三岗”根据地这片红色沃土曾见证烽火岁月。1936年10月,中共豫东特委以陵头岗、都城岗、苗里岗为依托,创建河南最早、规模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被誉为中原“小竹沟”“小延安”。</p><p> 特委以普理学校为阵地,培养革命骨干,组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这支队伍10次东征,痛击敌伪,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篇章。1938年10月杜岗会师时,“三岗”作为战略支撑点,为彭雪枫等部胜利会师提供保障。此后5年,“三岗”根据地累计向新四军输送主力5000余人,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注入了革命力量。</p><p> 1933年至1940年间,“三岗”根据地与豫东特委的先辈们创作大量红色文艺作品,以质朴炽热的语言记录革命壮举。</p><p> 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西华县有关部门与艾岗乡启动红色历史档案抢救工程。由党史专家、文化部门人员、乡村干部及烈士后人组成的专班,实行“一歌一档、一件一策”,抢救出红色歌曲、戏剧、诗词等文艺作品50余件、文物60余件、烈士照片170余张。潘南村老红军战士胡会芳(2024年去世,享年104岁)曾参与其中。</p><p> 胡会芳回忆,她14岁时经胡雪晴(胡晓初的女儿)动员参加革命,在陵头岗接受3个月的培训。胡晓初、路岩岭、王其梅早上带大家跑步,上午讲革命道理,下午练打靶。她学会使用长枪,还能双手持枪,晚上学唱革命歌曲。</p><p> 因嗓子好、会歌舞,胡会芳被调到胡雪晴任队长的姊妹队。她曾说:“我白天去逍遥、西华县城刷标语、演节目,晚上纺花织布、做军鞋。一次到胡兰亭连队宣传,唱《松花江上》时许多战士泣不成声。自卫军出征时,我们唱《渡河东征歌》等歌曲,战士们高呼‘不消灭敌人,绝不回家乡’。”</p><p> 80年过去,硝烟散尽,这些红色作品中的革命理想与家国情怀仍令人热血沸腾。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后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源泉。</p><p> 艾岗乡对红色文艺宣传文献的挖掘保护行动,如时光长河中的精神坐标,让“三岗”历史闪耀,让先辈精神传承;既是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致敬,更是对红色基因的守护与传承。</p><p> 这些文献与作品的整理再现,对研究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共豫东特委抗战历史、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渡河东征、杜岗会师以及当时的政治历史社会状况,具有非常珍贵的文史价值。历史回响与现实脚步交织之中,这片红色土地正续写新的时代篇章。</p><p> 一、宣传抗战</p><p> 顺口溜《日本真是虎狼心》</p><p> 说日本,道日本,日本真是虎狼心。</p><p> 攻辽宁,陷吉林,黑龙江热河顺口吞。</p><p> 占我地,杀我民,堂堂大国受蹂躏。</p><p> 举红旗,拿起枪,坚决打倒小日本!</p><p> 顺口溜《小擀杖 两头尖》</p><p> 小擀杖,两头尖,打败日本打汉奸。</p><p> 小擀杖,两头挺,打败日本的汽艇。</p><p> 小擀杖,两头翘,打败日本的大炮。</p><p> 小竹竿,细又长,我当战士你当枪。</p><p> 长枪、短枪、机关枪,要把鬼子消灭光。</p><p> 豫剧清唱《沙河岸边―棵槐》</p><p> (中共豫东特委为欢迎彭雪枫部队进入西华而演唱)</p><p> 沙河岸边一棵槐,爹娘病倒起不来。</p><p> 跟着爷爷去卖唱,换钱回家把爹埋。</p><p> 土豪劣绅黑心肺,天天派人来讨债。</p><p> 爹呀爹,您咋撇下俺赴泉台。</p><p> 沙河岸边一棵槐,日本鬼子打过来。</p><p> 跟着爷爷去卖唱,换钱回家把娘埋。</p><p> 土豪劣绅黑心肺,天天派人来讨债。</p><p> 娘啊娘,您咋撇下俺赴泉台。</p><p> 坠子书《收复失地东三省》</p><p> (中共豫东特委邀请西华县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高大辫为驻防西华县的东北军而表演)</p><p> “九一八”东北大地高粱红,关东军夜间偷袭了北大营。</p><p> 东三省百姓遭劫难,天一亮日本兵就占据沈阳城。</p><p> 国民政府下令不抵抗,东北大好河山丢干净。</p><p> 东北军挥泪撤到山海关,白山黑水一片哭喊声。</p><p> 日本强盗本是野心狼,侵占了东北更猖狂。</p><p> 义勇军奋起来抵抗,小日本合村并屯搞“三光”。</p><p> 扫荡先把粮食抢,宰鸡捉鸭杀猪羊。</p><p> 牛马驴骡全掠走,房屋农具都烧光。</p><p> 青壮年抓去下煤井,大街上轮奸花姑娘。</p><p> 最可怜老人与小孩,被赶进大院挨机枪。</p><p> 日本造枪炮用的是甲午战败咱赔的款,占了东三省又犯中原。</p><p> 飞机大炮轰开锦州城,偷袭了卢沟桥又攻宛平。</p><p> 吉星文奋起来抵抗,大刀队夜斩日本兵。</p><p> 卢沟桥边响枪声,全国军民齐响应。</p><p> 国共两党合作赴国难,誓死不做亡国奴!</p><p> “八一三”上海大会战,日寇仨月灭中国的妄想落了空。</p><p> 三十万同胞遭屠杀,血流成河失陷南京城。</p><p> 八路军平型关灭坂垣,李宗仁台儿庄围歼几万日本兵。</p><p> 陈锡联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指挥的是独眼将军刘伯承。</p><p> 川、桂、滇军齐出动,西北的马家军出骑兵。</p><p> 汉满蒙回携手齐上阵,就连那少林寺的和尚也出了征。</p><p> 东北军空中英雄高志航,驾飞机击落日机八架整。</p><p> 日本国弹丸四海岛,国小物少他缺乏兵。</p><p> 中国军民战且勇,相持后就必定会迎来大反攻。</p><p> 收复关外东三省,东北军请缨打先锋。</p><p> 关外有抗日联军作内应,关内有四万万工农兵。</p><p> 东北军嗷嗷叫杀出山海关,前锋直抵达安东(今辽宁丹东)。</p><p> 雄兵回师战沈阳,里应外合打下吉林城。</p><p> 南北夹攻围长春,出奇兵智取哈尔滨。</p><p> 关东军举手缴枪械,他们连滚带爬回东京。</p><p> 开庭公审狗汉奸,松花江畔枪毙小宣统。</p><p> 东北军的兄弟们你看中不中,你看中不中!</p><p> 船工号子《九曲黄河九十九道湾》</p><p> 九曲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位艄公九十九条船;</p><p> 九曲黄河,九十九道湾,六月渡河行船难。</p><p> 双手把舵莫眨眼,小心躲过大沙滩。</p><p> 九曲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位艄公九十九条船;</p><p> 九十九面红旗,九百九十九条枪,横渡黄河啊去打东洋。</p><p> 九曲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位艄公九十九条船;</p><p> 九十九面红旗,九百九十九条枪,消灭日寇和汉奸!</p><p> 注:农历六月公历为7月。</p><p> 二、抗战号角</p><p>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渡河东征歌》</p><p> 抗日动刀兵,我们打先锋。</p><p> 人民自卫军,胡屈侯司令。</p><p> 战鼓响咚咚,渡河去东征。</p><p> 坐镇中军帐,楚博沈东平。</p><p> 敌后游击战,纪律要严明。</p><p> 行动听指挥,爱护老百姓。</p><p> 机枪迫击炮,射杀日伪兵。</p><p> 打得小鬼子,抱头回东京。</p><p>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东征布告》</p><p> 日本穷兵黩武,挑起侵略战争。</p><p> 侵占东北平津,攻陷上海南京。</p><p> 大肆烧杀奸淫,汉奸土匪横行。</p><p> 本军奉命东征,旨在抗日安民。</p><p> 开展游击战争,保卫河南武汉。</p><p> 自从徐州失守,日军疯狂西犯。</p><p> 妄图窃取中原,打通陇海平汉。</p><p> 商丘汴梁陷落,睢杞太康沦陷。</p><p> 黄河花园决口,泛区处处糜烂。</p><p> 人民惨遭痛苦,呼声高入云汉。</p><p> 危局急待挽救,理当渡河作战。</p><p> 此次挥戈振旅,东征共赴国难。</p><p> 同仇敌忾抗日,风雨同舟为念。</p><p> 恢复正常秩序,安定社会人心。</p><p> 取消苛捐杂税,负担合理公平。</p><p> 农民努力生产,减租减息实行。</p><p> 工人增加工资,加紧劳动勿停。</p><p> 确保货流其畅,商人安心经营。</p><p> 士农工商各界,携手团结抗日。</p><p> 凡不降日通敌,凡不参加伪军,</p><p> 凡不违抗法令,一律保其安宁。</p><p> 身家性命财产,依法维护认真。</p><p> 各种风俗习惯,一概予以尊重。</p><p> 宗教信仰自由,切实予以保证。</p><p> 至于失足分子,迷途恳望自新。</p><p> 如有携枪投诚,奖赏一律公平。</p><p> 若能率队起义,本军尤为欢迎。</p><p> 官兵原有编制,决不予以变更。</p><p> 其有特殊功勋,立即报呈晋升。</p><p> 所有伪军汉奸,绿林好汉弟兄,</p><p> 只要改邪归正,一律赦免从轻。</p><p> 各地会门武装,原为护家防匪。</p><p> 望其协助本军,共抗民族敌人。</p><p> 凡我中国同胞,更应团结精诚。</p><p> 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南北西东。</p><p> 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党派阶层。</p><p> 奋起守土抗日,避其亡国灭种。</p><p> 民族统一战线,本军行动方针。</p><p> 更盼青壮子弟,踊跃参加我军。</p><p> 我部所到之处,决不拉夫抓丁。</p><p> 市场公买公卖,三大纪律严明。</p><p> 如有害群之马,在外违法乱纪;</p><p> 或有不肖之徒,破坏本军名声;</p><p> 一经群众告发,查清核实严惩。</p><p> 本军言行一致,政策认真执行;</p><p> 缺点错误难免,欢迎指正批评。</p><p> 堂堂华夏大地,岂容强盗横行。</p><p> 上下齐心协力,驱除日寇出境。</p><p> 收复沦陷国土,军民共享太平。</p><p>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誓词》</p><p> 日寇犯境,大敌当前,</p><p> 亡国灭种,即在眼前。</p><p> 为了国家独立,为了民族生存,</p><p> 我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p><p> 誓在统一战线旗帜下:</p><p> 东渡黄河,开赴前线;</p><p> 保家卫国,共赴国难;</p><p> 遵守纪律,英勇杀敌;</p><p> 团结友军,唤起民众;</p><p> 挺进敌后,扩大武装;</p><p> 不复失地,誓不生还!</p><p> 《杜岗会师歌》</p><p> 全国总动员,一起来抗战,新四军、三支队开上前线。</p><p> 今朝来到西华县,兄弟们大团圆,大团圆……</p><p>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东征战歌》</p><p> 日本强盗蛮横不讲理,杀我同胞强占我土地。</p><p> 全国同胞们,大家武装起,要把鬼子赶出中国去!</p><p> 英勇健壮我们新四军,开赴前线杀敌人。</p><p> 开展游击战,保卫大河南,不复失地决不生还!</p><p>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出征将士会餐歌》</p><p> 白米饭啊泥鳅汤,红烧肉,分外香,不吃不吃又盛上。</p><p> 根据地啊情意长,父送子,妻送郎,工农子弟打东洋。</p><p> 新四军啊兵马壮,彭司令,谋略强,打得日伪无处藏。</p><p> 乡亲情啊永不忘,保国家,理应当,精忠报国威名扬。</p><p> 注:彭司令即彭雪枫</p><p> 新四军游击支队全体指战员《东征抗日盟誓誓词》</p><p> 大敌当前,日寇犯境。</p><p> 奔赴前线,渡河东征。</p><p> 深入敌后,唤起民众。</p><p> 扩大武装,游击战争。</p><p> 团结友军,英勇拼搏。</p><p> 前仆后继,不怕牺牲。</p><p> 遵守纪律,听从指挥。</p><p> 爱护人民,缴获归公。</p><p> 消灭日寇,报国精忠。</p><p> 三、抗日赞歌</p><p> 《盘马弯弓腰悬刀》</p><p> 王拱璧(1)</p><p> 盘马弯弓腰悬刀,收复阳夏(2)胆气豪。</p><p> 驱倭班师凯旋日,把酒临风洗战袍。</p><p> 注:(1)王拱璧,老同盟会会员、著名爱国人士、西华青年中学董事长。</p><p> (2)注:阳夏,地名,今河南太康县。</p><p> 《驰骋芒砀唱大风》(1)</p><p> 吴芝圃</p><p> (吴芝圃,新四军游击三支队司令)</p><p> 强虏中原问国鼎,西华虎贲敌后行。</p><p> 横扫日伪如卷席,驰骋芒砀(2)唱大风(3)。</p><p> 注:(1)1940年3月底,胡晓初率领的新四军第六游击支队二总队在永城县、夏邑县打了胜仗。</p><p> (2)芒砀,芒砀山,在河南永城市境内。</p><p> (3)大风,即汉高祖刘邦《大风歌》。</p><p> 《打垮汉奸张玉如》</p><p> 打垮汉奸张玉如,穷苦百姓出了头。</p><p> 铲除恶匪大小李,人民安居获自由。</p><p> 家家户户得安乐,生产生活无忧愁。</p><p> 注:1940年8月上旬,屈申亭率领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和萧大队、吴芝圃第三支队会合后,在杞县连打胜仗,杞县傅集革命根据地的群众自发编唱歌曲。</p><p> 《赞侯司令》</p><p> 壮哉侯司令,只身斗虎龙。</p><p> 飞身降烈马,枪响落苍鹰。</p><p> 注:侯司令即中共豫东特委委员,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副司令侯香山。</p><p> 《赞屈司令》</p><p> 个高胆大屈司令,铺门拉盆撒稻种。</p><p> 春天动员无人种,土地集中归了公。</p><p> 百万鸭子下稻田,灭草上粪一遍清。</p><p> 稻子长得遮住人,打的粮食无处盛。</p><p> 百姓吃,队伍用,家家户户都高兴,都高兴!</p><p> 注:屈司令即中共豫东特委委员、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副司令屈申亭。</p><p> 四、悼念及怀念战友</p><p> 《沈东平18烈士祭文》</p><p> 楚博</p><p> (楚博,中共特别党员、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p><p> 日寇猖狂,欺我中华。</p><p> 侵略东北,占据沈阳。</p><p> 平津陷落,南京屠城。</p><p> 三十万人,惨遭杀戮。</p><p> 徐州开封,铁蹄践踏。</p><p> 日军所到,无恶不作。</p><p> “三光”政策,奸淫烧杀。</p><p> 沈氏东平,率部东征。</p><p> 身先士卒,奋力拼搏。</p><p> 十八勇士,精忠报国。</p><p> 英烈精神,民族之魂。</p><p> 与天同在,浩气长存。</p><p> 精诚团结,共赴国难。</p><p>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p><p> 国破之时,家亦何存?</p><p> 地无南北,人无老幼。</p><p> 抗日救亡,守土责任。</p><p> 有人出人,有粮出粮。</p><p> 有钱出钱,有枪出枪。</p><p> 抗战到底,驱除倭寇。</p><p> 《悼沈东平十八烈士》</p><p> 吴芝圃</p><p> 壮哉十八人,惊天泣鬼神。</p><p> 杀敌身殉国,父老泪滂沱。</p><p> 《悼胡晓初》</p><p> 李子木</p><p> (李子木,1937年参加中共豫东特委举办的抗训班,曾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p><p> 豫东多英豪,茎直艳且娇。</p><p> 前有吉鸿昌,后有胡普照。</p><p> 为国为民事,敢用热血浇。</p><p> 浩气世长存,馨香换今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