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6日,由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松山湖产业发展局指导,松山湖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主办的“从共生到共振——松山湖2023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园区表彰大会”在中集智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活动期间,“松湖数智”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
政、产、学共论高质量发展
在全省、全市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之下,作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载体,松山湖产业园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松山湖2023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园区表彰大会期间,围绕松山湖2023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会领导专家分享了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故事,为松山湖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士气、添动力。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朱峰表示,松山湖产业园区是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主引擎,是制造业当家的重要载体,要在新的高度挺起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
“在产业发展的新逻辑下,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我们更需要抱团发展,由共生到共赢。”松山湖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会长马鹤鹏表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先是产品的高质量。像德国、日本在制造业层面上,企业做产品是做到极致。第二是服务的高质量。以政府公共服务的高质量来推动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第三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以制造业当家推进高质量发展,不能够忽略传统制造业,尤其是在东莞。更重要的是创新,是从0-1,比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外部内部都有很多竞争。要发挥松山湖、东莞的优势去引进、去孵化,逐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松湖数智”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
当天,在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松山湖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见证下,“松湖数智”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
记者现场获悉,“松湖数智”数字化平台上线后,将实现各产业园区数据互通汇集,通过云端大数据分析实现产业链招商,以数据资源驱动招商创新模式,让园区企业的招商运营具备核心竞争力,提高政府数据采取的管理能力和对接效率,提升园区载体数字化管理运营能力及园区产业空间价值运营效能,为特色园区载体建设运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据悉,东莞市松山湖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是由东莞市松山湖区域内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以及从事产业园区咨询、规划、设计、招商、投融资、招投标及其他服务性的企事业单位组成。促进会现有成员包括中集智谷、光大We谷、中天国际金融园、天安云谷、中以产业园、万汇云谷、林润智谷、中国电子等8家发起单位及60余家园区载体及企业会员单位。